MMM 2

2019/01/07

旅行的意义

2018 年最后几天,我一直在焦虑一个问题:今年跨年好像约不到人了。

虽然过去几年的跨年好像也是一个人过,但焦虑还是焦虑。自暴自弃的我,决定在最寂寞的地方听新年的钟声:动卧。于是乎,我定了旧年最后一天晚上九点由北京驶往上海的火车。我会在十二个小时后抵达虹桥。稍作洗漱,我将享用我新年第一餐。

下午两点半,完成在京城某大排档进餐的我,无所事事。试图前往隔壁的雍和宫,却走向了正门相反的方向。在零度以下的北京走路并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我便就近走入一个地铁站。

去哪呢?

Siri 告诉我,前往北京南站需要乘坐地铁二号线到西直门,再转四号线。若能找到一个商场里的饮料店,给手机充电、避避寒风,那是最好的。

目光飞速扫过地铁站列表。对北京没有一丝了解的我,眼神停留在了「西单」二字上。

西单大悦城,好像在 Apple 上见过这个名字。

那就去那儿吧。

维基百科:

西单大悦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北大街甲131号,是中粮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性商场。

2007年12月28日,西单大悦城开业。

检索这条目之前,我以为这座商场建于 1990 年。

狭隘的空间使人压抑,密集的人群使人恐惧。穿越拥挤的 Apple 零售店,一个破败大型自动扶梯映入眼帘。走近一看,商场的同志正紧锣密鼓地组织人民群众有序登梯,以免发生意外。扶梯的入口摆放着一个有些年份的介绍牌,其上的文字还残存着刚建成时的那丝骄傲。周遭在我颅内经历了一系列线性与非线性的变换,传出一道信号:

呕吐。

强忍着生理上的不适,我退掉了晚上的火车票,返回昨日的酒店。

躺在床上的我在感慨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旅行都这么糟糕?特别地,为什么每次旅行都变成住酒店?旅行的意义在哪里?

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我选择性回忆了本科以来的三段旅行。

2018 年末,北京

本次前往北京,目的很简单,看 Polestar 1 工程样车。一般来说,看展车看个一次,二十分钟也就够了。我倒好,连续看了三天,一天三个小时,各个角度都看了个遍。不论是从商场高处俯视,还是趴在地上看底盘上。车上的小按钮,后备箱电池组上的小标签,我全看了一个遍。发展到最后,我拿出了 San Diego 多年养成的坏习惯,直接坐在展台边上的沙发,写起了代码,发起了自拍,#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花三天看一台工程样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考虑到我常驻江南,小时候也没怎么玩过北京,这三天可能占据了我本科以来在这座城市时间的三成。这么一想,我不得不面对一个很赤裸裸的现实:以了解一个地方人文风俗为目的的旅行,我可能真的没什么兴趣。哪怕这辆展车是放在大本营西边的无为县城,只要我妈不拦我,我可能也会去看个三天吧。

不过我当然不是一个人寂寞地看车。Polestar 的销售姑娘们都比较友善,和我聊了好几个小时,打探了不少新能源汽车的小道消息。还有一直拿着长枪大炮还顺便帮我更新了微信头像的摄影大哥,也非常健谈。他是我近距离接触的第一个商业摄影师。

照理说,我还是很喜欢聊天的,这一点在坐 Lyft 和滴滴时特别明显。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聊的下去,有些是不想聊,有些是尴尬到没话说,还有一些,大概是聊完了吧。

若要说我在北京啥「正」事都没干,也是不对。除了感受了一下北京之非五,以及那个重油到呕吐,服务质量奇差但态度奇好以至于奉行伸手不打笑脸人原则的我都不好意思写差评的京兆尹之外,我还去了一趟朝阳公园,那里有个很迷你的滑雪场。不过最后倒也没滑成:我既没带证件也没有现金,交不了押金。

在朝阳公园一个人瑟瑟发抖地行走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其实,只要是一个人行走,周遭比较安逸,都挺好的。看着略带破旧的园区,以及零散的人群,带着小孩一起玩的家长,格外平静。哦对了,园区内有一个公共厕所被加了一个甲壳虫的外壳。A surprise, to be sure, but a welcome one.

2015 年末,上海

当时刚认识陈小姐,她邀请我一起去上海,好像是所谓「圣」诞节前后。当时的她已经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所以全程都是她在拍照。后来照片我也没有要太多,于是没留下太深的记忆。

陈小姐,对吃很感兴趣。总共约了三家饭。第一天晚上,在一家日料店,环境也算雅致。后来一直想去再吃,倒也没找到机会。第二天中午去了福和慧,也是我第一次去吃。那一餐跟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那之后,我对中餐 fine dining 产生了兴趣,但也没找到几家令我满意的。第二天晚上,则是一家点菜制的外滩大排档,和京兆尹的感觉一样,似乎服务态度略差。

陈小姐挺会做都市旅行计划的。她找了一些有趣的展。我还有印象的是一个室内下雨展:一个巨大的机器控制的淋浴平面,当摄像机检测到人位于某个喷口下方时,对应的喷口会暂时关闭。至于说实际效果嘛,我和陈小姐后来都感冒了。拍的照片倒是不错,可是我个人气质不好。同行的周先生倒是有一个很酷的照片。

其实都市里的巡展、博物馆、音乐会,我还是挺有兴趣的。最终没去很多的原因有两个:没精力去找,和没精力去玩。前者很好理解,不过如果我常驻某个大城市,倒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信息会主动找上门。对于后者,最好的例子是之前某次开车送赵小姐去洛杉矶,顺便去看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那个有很多灯的网红景点就在旁边。我转了不到两分钟,因为午困,实在是没忍住,回车上休息。那次旅行别的地方啥也没去,倒也是够浪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很多时候不是没精力去找,而是兴趣面少。硬核如字体制作课程,我专程赶去北京参加。邓紫棋 Queen of Hearts 的时候倘若我也在国内,怕也是会追着飞。

这次行程中最喜欢的照片,大概是第一天晚上在淮海南路上散步时,陈小姐拍的小摊:

2018 年中,西安、成都

对于祖国的中部地区,我一直涉猎有限。之前唯一一次,是 2016 年去成都参与 Meta Summit。不过那次行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除了学校,便完全是在宾馆里度过。

此次行程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我陪母亲在西安游玩三天,标准的游客模式;接着,我将孤身前往成都,瞎玩三天。

西安的历史气息确实浓厚,不过我兴趣不大。兵马俑确实壮观,华清宫也算有趣,那个以骊山为景的演出我妈也挺喜欢的。如果我是一人来玩,估计会选择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里,在始皇陵上走个三小时,不过我妈在便算了。

若说教训,有这么两个。其一,体力真的很重要。前文说的是精力,指的是由于自己爱熬夜,睡眠长期不足,导致去哪里都没有力气。这里的体力,更多的是指耐力、脚力。前者靠调整生活,后者靠健身训练。其二,夏天真的不适合出门玩。可惜的是如果我选择读博,就算有长假期,主要还是在夏天。

去成都坐高铁。本想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上了车才领悟到「基建狂魔」的可怕,全线隧道,啥都没有。一到成都,便迎来了一对成都人——王先生和陈小姐——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

王:这个不辣。

陈:这个也不辣。

王:这点辣都吃不了你是找不到成都女朋友的。

我:……

和他们二人的三顿饭,不只对我的心,还对我的胃与肛门,留下了长久的伤害。

要说玩,有两条值得回忆。第一,在两位成都小伙伴的带领下,我第一次去蹦迪,地点在著名的 Space。不过有朋友在的时候我不好放飞自我,于是等凌晨,姑娘因宵禁而吃散伙饭并结束时,我偷偷溜了回去。如果你有幸那天也在那里,你大概会对一个双耳塞满卫生纸耳塞、穿健身紧身服的青年男性有一定印象。

和朋友一起蹦迪爽不爽我不知道,一个人还是挺爽的:只要 DJ 合口,只要你不以艳遇为目的、一心舞动身体。等以后手头更宽裕了,我大约会包卡座写代码,感觉比 San Diego 奶茶店更让人放松。

第二,则是感谢另一位魏姑娘,带我去成都市中心的某家博物馆。名字我不记得了,在天府广场那里。炎炎夏日,还有什么比博物馆的空调更让人感到愉悦?加上姑娘也颇有趣,聊天也很投机。至于说博物馆的感悟,那大概就是成都的原住民好像换了很多批……

由于天气和其它原因,我并没有完成我的心愿,去都江堰看熊猫。有缘再去,比如 Polestar 1 试车的时候?

注:本节中的陈小姐与前文无关。

大雁塔下的抓怕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
网红景点打卡(摄影:陈小姐或王先生)

本来想写的还有很多。去夏威夷的时候,想尝试潜水,结果吃太多全吐了喂鱼。再比如去旧金山,直奔 Kink.com 大本营参观,收获了一堆限制级照片。亦或者在青岛……不过,写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 2019/01/08 的晚上,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还是星期一,还是尽快收笔为妙。

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我的旅行确实不止是住宾馆,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能精力上要继续管理,体力上要加强训练,能多约聊得来的小伙伴更佳,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多需要注意,还是打开 app,多订机票吧。

封面图片摄于 San Diego 野生动物园。

— 2019 年 1 月 8 日于大本营。